医疗电子技术网|技术阅读
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医疗电子技术网 > 技术阅读 > 焦耳偷盗电路原理

焦耳偷盗电路原理

01 耳偷盗电路

1.1 电路来源

  在前天 [1] 中介绍了在 Simple Joule Thief Circuit – DIY Electronics Project[2] 给出的一个升压电路。这个电路与常见到的双晶体管多谐振荡电路相比,都是对称晶体管组成,但从原来的电容正反馈耦合变成了RLC的直接耦合。那么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电路参数与振荡频率是什么关系?

1.1.1 电路原理图

  下面给出了两个多谐振荡电路电路图。

(1)电容耦合多谐振荡电路

  这个震荡电路的原理在一个古老而优雅的电子线路[2]中进行梳理。

▲ 图1.1 对称双晶体管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2)RLC耦合多谐振荡电路

  关于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在后面通过电路实验来确定。

▲ 图1.2 焦耳偷窃电路

1.2 搭建实验电路

1.2.1 主要元器件

  根据【图1.2】在面包板上搭建测试电路。电路中的主要元器件选择:

  • 晶体管:  BC547×2
▲ 图1.2.1 BC547 晶体管
  • 电感:

  储能电感使用SmartTweezer测量参数:

  ●  电感参数:
   电感量:96.98uH
   等效串联电阻:0.3Ω

▲ 图1.2.2 储能电感
  • 电阻电容:

  ●  电阻电容参数:
   电容(C1):220.9pf
   电阻(R1):19.90kΩ
   电阻(R2):324.9Ω

  对于电感  与电容  组成的谐振频率:



1.2.2 面包板上搭建电路

  在电路板上搭建实验电路,施加+1.5V工作之后,可以看到电路中的绿色LED被点亮。为了对比,可以看到电路中直接连接在+1.5V电源上的绿色LED并没有被点亮。

  ●  电路工作参数:
   工作电压:+1.5V
   工作电流:60.6mA

▲ 图1.2.3 通电之后LED点亮

(1)电路工作波形信号

▲ 图1.2.4 Q1(青色),Q2(蓝色)信号波形▲ 图1.2.5 Q1基极(青色)Q2集电极(蓝色)

1.3 电路初步分析

  为了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将电路的各部分的电压信号绘制在电路旁边。

▲ 图1.2.6 电路图中的主要节点的电压波形

1.3.1 交流信号分析

  一个多谐振荡器中存在着深度正反馈,利用RLC使得电路中的电子器件在导通和截止状态之间转换,从而自激振荡,产生方波、三角波等,这些信号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谐波分量,因此被称为“多谐振荡器”。

  电路中,T1的集电极信号经过R1,C1耦合到T2的基极,被放大的信号在其集电极上直接耦合在T1的基极。因此从交流信号极性上来看,这是一个正反馈的放大电路。

  将前面电路图中的元器件进行调整,可以更加清晰表面电路中存在的正反馈放大电路的结构形式。

▲ 图1.3.2 调整电路布局,显示出两个三极管组成的正反馈放大电路

  在振荡情况下,两个三极管交通完成导通与截止的转换,最终在T1的集电极上完成对于1.5V直流电压“斩波升压”,驱动发光二极管D1点亮。

  为了分析电路是否能够工作,还需要对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进行分析。

1.3.2 静态工作点分析

(1)将C1去掉

  将C1 去掉,此时电路停止振荡。测量电路中两个三极管的工作点。

  ●  T1的工作点:
   基极电压:0.116V
   集电极电压:1.5V

  ●  T2的工作点:
   基极电压:0.679V
   集电极电压:0.116V

  可以看到,T1处于截止状态,T2处于深度饱和状态。

(2)令人惊讶的静态工作点

  到此为止,静态工作点测量结果让我们惊掉了下巴。通常情况下,晶体三极管组成的电路,如果处在截止,和饱和状态下,是无法对信号进行放大的。既然如此,那么怎么会引起深度正反馈,从而产生震荡了呢?

1.3.3 加电启动振荡

  上面分析电路中虽然存在两个三极管正向反馈耦合在一起,但在静态工作点,即电路处在平和状态下,两个三极管分别处在截止和深度饱和状态下,这表明该电路的正反馈回路的增益有可能低于1,这样有可能使得电路无法从静态工作点下转移到振荡状态。

  通过手工,将C1 从面包板上取下,此时电路处在T1截止,T2饱和状态。然后将C1在电路加电的情况下,插在面包板上。经过若干次的操作,可以发现有的时候电路开始震荡,点亮LED;有的时候电路不振荡,还是处在原来的状态。

  但是如果电路的1.5V电压从0V变化到1.5V,电路始终会产生振荡。

02 路工作原理

  据前面对于搭建在面包板上的实验电路进行测量结果,验证了该电路的确可以进行振荡,并通过电路中的T1与电感L1形成斩波电路,对输入1.5V电压进行升压驱动LED发光。

  但存在以下问题:

  • 电路如何进行震荡状态?
  • 电路如何进行状态翻转?

2.1 电路如何进入振荡状态?

  前面实验证明电路在没有C1的情况下,是不会产生振荡的。并且当电路处在T1截止、T2饱和的情况下,手动加上C1电路并不会产生振荡。但工作电源从0V开始加载到电路上,电路则会产生振荡。

2.1.1 工作电压逐步增加

  下图显示了电路的工作电压从0.5V开始增加是,对应的T1的集电极电压波形。随着电压的增加,T1逐步进入振荡状态。

▲ 图2.1.1  工作电压变化对应的T1集电极电压信号

  当工作电压比较低的时候,T1,T2实际上都处在截止状态,T1,T2的基极电压都与电源电压相同。当电源电压大于0.65V之后,T1,T2便开始从截止状态过渡到放大状态。由于正反馈存在,所以T1,T2很快产生振荡。

  这说明了为什么电路每次通电之后能够形成振荡的原因。

  下图绘制了工作电压从0.5V变化到0.75V时,T1集电极的交流电压与T2集电极的直流电压的变化。

  T1的交流电压表明了电路是否产生了振荡,可以看到电路是在工作电压超过0.65V之后,突然增加,进入了振荡状态。

▲ 图2.1.2 随着工作电压的升高,T1集电极的交流电压与T2的集电极直流电压的变化

  T2集电极直流电压,也反映了T1的基极电压。感觉要解释清楚T2集电极在震荡前后的这样复杂变化还需要多费口舌,说白了,现在我还没有理清思路。

2.1.2 正弦振荡

  在工作电压处在0.6 ~ 0.65V之间时,T1,T2已经开始进行正弦振荡,测量对应的T1,T2集电极波形如下。T1集电极波形为蓝色信号;T2集电极波形为青色信号。

▲ 图2.1.3 电路在工作电压0.6V情况下的正弦振荡

  此时对应的振荡频率在907kHz,这个参数与C1、L1组成的谐振频率接近。

2.2 电路如何进行状态翻转?

2.2.1 工作电压小的情况

  当工作电压超过0.65V之后,电路的振荡幅度急剧增加,振荡频率降低了一半左右。通过T2集电极电压(也就是T1基极电压)可以看到,此时T1的状态分为:导通和截止两个状态。

  当T1截止时,L1,C1产生串联谐振,形成了以上上升的半个正弦波。当T1的集电极电压下降低时,通过C1耦合到T2基极,使得它从饱和返回到放大状态。然后通过正反馈,迅速使得T1进入饱和,T2进入截止。

▲ 图2.2.1 电路在工作电压0.65V情况下的正弦振荡

  T1的饱和使得C1上的电压反向施加在T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使得T2基极电压成为负电压,使得T2进入截止状态。从下图青色曲线可以看到这一点。

▲ 图2.2.2 T1集电极电压(蓝色)与T2基极电压(青色)信号波形

  所以在这个状态下,电路不再是L1,C1的谐振了。这个状态的是依赖于T1退出饱和状态。电源电压施加在电感L1上,使得L1的电流,也就是T1的集电极电流 持续增加,直到大于T1的基极电流所对应的放大电流,从而使得T1 从饱和返回到放大状态。

  T1返回放大状态之后,对应集电极电压开始升高,这个信号通过C1耦合到T2,也使其退出截止,进入放大状态。通过正反馈,电路反转到T1截止,T2饱和状态。电路便进行循环振荡状态。

2.2.2 工作电压大的情况

  在上面工作中,由于电路工作电压比较小,T1集电极上的电压始终小于LED的导通电压。

  当电路工作电压从继续增加,则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变化。先看一下电路中的波形。下图是工作电压在0.9V时对应的T1集电极(蓝色)与T2基极(青色)信号波形。

▲ 图2.2.3 电路在0.9V是对应的T1集电极电压与T2基极电压波形

(1)T1对应的饱和电流增加

  T1 的基极电流是电源电压通过R2产生的,所以当电路工作电压增加后,对应T1在饱和时的基极电流增加,从而使得T1所对应的从饱和退回到放大状态的集电极电流也增加了。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够使得L1中增加的电流达到饱和电流数值,使得T1退出饱和状态。

  这反映在振荡波形上,可以看到T1截止时间更长了。

(2)电路LED参与电感放电

  由于L1上的电流很大,所存储的电能更多,因此T1截止时,所形成的L1、C1谐振电压更大,超过LED导通电压时,L1中的电流则通过LED进行释放,这使得L1释放电能时间延长。也就是T1的截止时间也延长了。

  以上两个变化都是的振荡波形的周期增加。此时对应的振荡频率已经降低到94kHz左右了。

(3)T2退出截止过程

  通过上面T2基极波形,可以看到它退出截止状态(也就是基极电压回复大于零的状态)经过两个过程:

  • 前面一段曲线是C1上的电压在R1放电的过程,根据R1,C1的参数,可以知道对应的放电时间常数为5微秒左右。
  • 后面一段曲线是T1退出饱和状态,集电极电压抬升电压,经过R1耦合到T2基极。

03 析总结

  文对于一款简易升压振荡电路进行分析。通过搭建的面包板测试电路验证了该电路可以完成振荡。初步分析电路起振和反转的原理。但是对于该电路中C1对于前路状态转换作用还没有完全认识清楚:

  • 为什么把C1去掉之后电路就不再振荡了?
  • 在电路加电的情况下,手动将C1加上,为什么电路还不振荡?只有工作电压从0开始才能够振荡。

  不是因为限于篇幅,而是没有找到解释的理由,所以这部分的内容也留在其它时候再做分析吧。原本以为通过测试可以缓解“如鲠在喉”,但现在反而觉得浑身痒痒了。

参考资料

[1]

焦耳偷窃电路: https://zhuoq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22773142

[2]

Simple Joule Thief Circuit – DIY Electronics Project: https://circuits-diy.com/simple-joule-thief-circuit-diy-electronics-project/

[3]

一个古老而优雅的电子线路: https://blog.csdn.net/zhuoqingjoking97298/article/details/104132090?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4386111316780264059532%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pc%255Fblog.%2522%257D&request_id=164386111316780264059532&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blog~first_rank_ecpm_v1~rank_v31_ecpm-1-104132090.nonecase&utm_term=%E5%8F%A4%E8%80%81%E4%B8%8E%E4%BC%98%E9%9B%85&spm=1018.2226.3001.4450



-End-

「有用就扩散」


版权声明:文章转自"TsinghuaJoking",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下方“硬件攻城狮”关注,选择“置顶/星标公众号”

电子技术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




喜欢请点赞+在看,这是对好文章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