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耦电容的作用


为什么一个电容也会谐振?由电容的等效电路。

如何计算电容的自谐振频率?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个电容都测一下分布参数,弄等效电路的。一般是用经验公式:自谐振频率f0≈1/C。
怎样知道用多大的去耦电容?可以用示波器测出LDO输入和输出的干扰信号的频率,再用公式C≈1/f0算出容值。一般要求没那么严格,直接加10uF和104,可以适用于一般的应用场合。
为什么要加一大一小两个电容?由公式f0≈1/C可以得出,小电容滤高频干扰;大电容滤低频干扰。
为什么小电容要靠近芯片,而大电容则可以远一点?小电容滤高频干扰,这个高频干扰不一定是由芯片外部输入进来的,也可以由芯片内部产生的。像CPU、FPGA等,内部若干个MOS管像开关一样在导通、截止,这就形成了很多方波信号,再用傅立叶级数把它展开,就会产生很多奇次谐波。这些谐波的频率很高,属于高频干扰。如果高频干扰在整块电路板上传播,那就相当危险了,应该尽早的把它滤掉,所以要尽量靠近芯片。而低频干扰的影响力没那么大,可以远一点。此外,大电容还充当了电池的作用,正如,关电视机的时候,电源指示灯要过一会才灭,就是因为这些大电容在给它放电。。
去耦电容在多远的距离会失去滤波的作用?这涉及到去耦半径的计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信号完整性分析》。
为什么有些芯片的电源管脚上会放很多去耦电容?怎样知道该用多少个电容?上图就是有名的zedboard上面,ZYNQ附近的去耦电容,像个八卦阵一样,非常优雅的设计。但是这里却不像我们用单片机、或者LDO那样,加104和10uF那么简单。上面也说到,CPU、FPGA,内部的MOS管不断地导通、截止,其实这就是动态负载,那么由欧姆定律,U=IR,可以得出,当R突然变小,U不变(先假设电压不变),I突然变得很大(想象一下,上亿个MOS管在同时工作,尽管一个MOS管吸取的电流非常小,但是量多了,总体吸取的电流是非常大的)。再由功率守恒,P=UI,当P一定的时候(电源芯片提供的功率是不变的),I变大,U变小。这说明了,在电源芯片提供的功率范围内,电源电压是不变的;但是,超出了电源芯片的功率的话,电源电压是随着负载而变的,这也是正好解释了过载现象,只是这里是一个瞬间的过程。所以才需要加很多去耦电容,去抑制电源电压的瞬间变化(也叫暂态)。加多少个电容,是由瞬态功率决定的。来源:https://blog.csdn.net/k331922164/article/details/46839711
-- End --声明:文章转自“CSDN”,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关注,每天来点技术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