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沿着大家曾经走过的路前进.每人写那么短短的几句话,留给新人一盏灯吧.在此我替他们谢谢你.网友 icecut:1.使用 stm32 是因为功能比 avr 好,各种资源比较多.所以选 stm32f103.那时候芯片还没这么多.还是用寄存器开发的时代.
2. 后来,103的开发板越来越多,开始切换成使用官方库的时代.的确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但是很多人比较保守,不愿意用库.各种理由去让自己使用寄存器.例如:性能差, 有 bug, 代码量太大, 把控不好....纵然这些困难存在还是让一些初学者尝到了甜头.底层不用学的太好也可以开发了. 3. arm 官方也开始推这种通用库了.而此时 st 发现一剑走天涯的方法的确有很多弊端,开始了 stmcubemx 的推广.软件会根据你的配置和芯片,生成轻量级的代码.代码量小很多,并且有推荐freertos,以及闭源的 ui 库支持,做为一个多年的软件开发者,发现新的设计的确很好.但是,给人的要求会更多,比如自动生成代码,就要求你写的代码在固定位置,这样才不会被覆盖.如果你想发挥芯片的最大性能,软件的枷锁还是有一些的.当然,对于这种资深应用,自己也能管理好代码框架. 4.st 芯片的遍地开花,软件上配合 stm32cubeMx 的开发利器,轻松生成一个好用的工程并且开发好合适的代码.大大缩短调试的工作量.当然,带 os 和 no os 的 开发还有很多差距,如果你想用 no os 的代码,搬过来,直接死路一条....我曾经拿着很高的工资给公司用这种方法,轻松的工作. 5.最近在做互联网,所以,有时候还是手痒痒,还想弄 st 的芯片玩玩....
网友菜鸟同学:单片机本身没啥好折腾的,重点还是软件架构,针对项目设计软件,深度研究一种单片机,其他单片机都大同小异,大多数菜鸟都把时间荒废在单片机本身应用上,然后会几个外设就说的很简单怎么样,这个就是为什么现在单片机开发人员混杂的原因,都认为很简单,但是大部分都是蜻蜓点水,让其开发个项目试试,简直惨不忍睹,如果让其换一个芯片,这货估计就要折腾一个星期来熟悉芯片,所以大部分看到如此提问的我都不好意思回答,
网友lxyppc:刚开始发现一款比较有意思的产品
主控用的是avr,把里面的代码反编译之后就想抄了
仔细想想要是还用avr很快也会被别人给抄去
这个时候发现了stm32这个片子,还带USB
于是乎就把反编译出来的代码移植到了stm32上
把通信接口由uart改成USB
网友江枫渔火:说句公道话:花一个星期或者更多时间熟悉芯片很正常。每个芯片公司的芯片还是有风格和使用上的差异。实际用一个不曾惯用的芯片的时候,都是对着数据手册上寄存器写的。
楼主后面的话说起库和寄存器开发方式了,恐怕又引起一阵论战。不过我只是说说自己的感受,先声明,我没怎么用STM32开发过东西。
我用ATMEL的芯片,用寄存器操作方式。我不可能用官方库。
但我可以将用寄存器写的功能进行封装成函数或模块。
网友 冰零分子:1.首先了解下芯片架构,看看这个芯片都能干什么事
2.然后跟视频或教程通看一遍,了解下实现一个功能大致需要的步骤
3.其次选一个项目直接实践,只要知道大致步骤,库函数配置网上一搜一大把
做项目的同时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提高的过程,
这个项目做完基本外设配置过程就熟悉了
4.最后再做个项目尽量不去参考教程或网上的配置过程自己独立完成,加深印象。
这个过程可以结合寄存器配置了解底层运作原理
总的来说我的学习过程是先观其广再究其深
网友弈涯:刚开始接触STM32是正点原子的MiniSTM32,那时候在学校有的就是时间,当时就用寄存器将提供的所有例程,自己重新对照着DataSheet敲一次,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一些改变。从C到编程思想再到STM32的了解,都有了较大的进步。现在在单位也在做STM32的编程,不过都不用寄存器了,但是感觉之前敲的例程还是对现在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觉得吧,还是得多动手,基础的东西还是得自己去完整的过一遍。
网友Larm1:1. 刚开始使用寄存器配置时,感觉要看的文档,花的时间确实比较多;
2. 后来官方退出了固件库,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感觉又不踏实,后来习惯了,省了很多的时间;
3. 现在都是直接找官网的相关功能外设代码直接测试、调试,不懂得才去看文档,时间长了觉得对硬件资源都生疏了许多;
4. StmCube由于没有带系统,没怎么使用过;
5. 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网友shizaigaole:和学其他单片机一样:
1. 买块开发版,熟悉编译,下载环境
2. 写个跑马灯,自己感受一下
3. 把STM32的中断,尤其是定时中断搞清楚
4. 作为硬件应用来说,一定还要仔细看看IO管叫相关电气方面的参数。
到这一步就基本入门了。
但是要熟练使用STM32,还要踏踏实实的把stm32的文档手册读一遍。
然后学习编译器自带的例程,把这些例程精简以后移植到自己得开发版上去跑一跑。
其实做几个模块后,就基本熟悉了。
以后要用的就再去啃手册和例程
网友shizaigaole:说白了三句话:
1.熟悉编译下载环境
2.啃手册
3.研习官方例程
网友feilusia:
这是我自己的学习路线:
2、stm8学习寄存器和库操作(看风驰电子的资料)
3、stm32学习寄存器和库操作(看正点原子的资料)
4、CC2541学习协议栈(看amo的资料、看我写的资料)
5、安卓入门学习(看《第一行代码》)………………(目前我所处阶段)
6、安卓蓝牙学习(未知)
网友ywlzh:哈哈哈 我路过,也说说吧,
初学stm32,我也是从8位,16位单片机走过来的,学习的第一步,就是点亮个灯。
有人是只管点亮就行了,有人是会继续深究为什么会点亮。
目的是一样的,但有人是走个过场,有人能举一反三。
按以下识别二维码关注!
电子路上,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