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电子技术网|技术阅读
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医疗电子技术网 > 技术阅读 > 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等带货问题不断:中消协都看不下去了

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等带货问题不断:中消协都看不下去了

11月20日,中消协微信公众号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中消协通过对10月20日—11月15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发现今年“双11”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不合理规则两个方面。


在报告中中消协点名知名主持人汪涵、知名带货主播李佳琦和李雪琴,“大数据杀熟”、“不付尾款不能退货”、“双十一当天不能退款”等不合理规则也被当成了典型案例。


中消协指出,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直播带货”类负面信息334083条,“槽点”主要集中在明星带货涉嫌刷单造假,售后服务满意度低、体验较差等方面。


除此之外,双11期间的消费舆情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商选择性推送优惠券精准杀熟;平台利用算法技术给不同类型消费者数据“画像”并量身定制更“懂你”的商品和服务,老用户看到的价格比新用户贵,或搜索到的结果比新用户少。而蒙受损失的消费者一旦识破套路,即通过网络吐槽表达不满。


二是不合并付尾款不能使用满减优惠券、不付尾款不能退款、付尾款必须熬到凌晨、双11当天不能退款等“硬规则”引发的无奈“吐槽”热度持续时间较长。


三是诸如计算满减、津贴、红包、合并购买等堪比数学考题的玩法抬高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降低了便捷感体验,导致“尾款人”热情下降。


“熬最晚的夜、抢最便宜的货、敷最贵的面膜!”“拿着时间换钱,我感觉被游戏玩了”等舆情吐槽直指促销套路、商家规则的花样多、心机深。


对此,中消协提出以下建议:


1、各类主体应清醒把握双循环、扩内需背景下营商展业的良好契机,既要创新运营手段、又要坚守底线和诚信意识。


2、各类主体应清醒把握消费新时代开启、消费业态和生态重构的良好契机,既要摒弃惯性思维及时止损,又要未雨绸缪寻求新的突破。


3、呼吁并提醒消费者应在不断丰富的购物经历和消费体验过程中逐步成熟,以更理性加智慧、审慎而从容的消费行为迎接新消费时代、乐享美好生活。


上述公告出来后,李佳琦方作出回应,表示消费者曾在11月6日将问题反映给品牌方和李佳琦直播间,厂商因为当时货品已售完无法换货,进行了退款,直播间一直与品牌方积极协调做好售后。如果对目前的售后解决方案仍有意见,会负责到底。


李佳琦方表示,感谢中国消费者协会对李佳琦直播间的关注与监督,这将帮助我们更好的做好双11售后服务,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做好直播间工作,维护消费者权益。


李雪琴工作室方面也第一时间发布声明,表示李雪琴本人及工作团队未参与任何直播运营,对直播数据统计过程毫不知情。


李雪琴工作室表示,我们坚决抵制直播数据造假行为,支持电商直播带货,秉承真诚对待消费者、传播正确导向、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理念。


经过这次事件后,我们会更谨慎做好前期工作,对直播带货合作方进行严格审核,努力加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