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联合日本研究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对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进行了拆解分析。
部件分析认为iPhone 12物料成本373美元(约合2454元),12 Pro则是406美元(约合2671元)。
要知道,苹果给iPhone 12定的起步价是799美元,12 Pro则是999美元,售价差200美元,而物料成本只差了33美元。
如果不考虑营销、物流、包装、软件开发等费用,只看物料,iPhone 12 Pro一台赚593美元(约合3902元)。
当然了,对于这样的分析,苹果称,他们一直以来都不理睬这种第三方BOOM成本的分析,因为这毫无意义,一款新品根本根本不能只有BOOM来决定,更何况这些分析的还极其不准确,给消费者和市场营造了很大的误解。
一款新机上市前需要设计、制造代工、运输、包装、宣传等多个环节,而这些也都是有成本的,如果脱离了这些,直接去看BOOM成本,就多少有挑事的意味。
另外,分析机构Fomalhaut的关注点并不在这点上,毕竟拿着2670元,不可能做出一台iPhone 12 Pro,它们要研究的是区域供应商。
可以看到,从供应元件的价值来看,参与屏幕、内存、闪存等组件韩系厂商占了大头,成本份额有26.8%之高,其次是美系厂商的21.9%。日本厂商也有13.6%的份额,台系厂商是11.1%、中国大陆厂商占4.6%。
其中日系厂商包括索尼提供的三颗CMOS(5.4~7.4美元)、村田制作所的积层陶瓷电容、太阳诱电的电感、TDK子公司ATL的电芯等。
顺便看看未来的iPhone 13。
据外媒最新报道称,明年推出的下一代iPhone上(暂时称为iPhone 13),苹果依然不会让京东方来供应相应新机的OLED屏。
外媒称苹果已经对京东方的OLED屏幕进行了测试,仍达不到苹果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三星显示器公司和LG显示,在明年仍将是苹果新iPhone所需OLED屏幕仅有的两家供应商。
有消息人士透露,京东方无缘成为苹果2021年iPhone OLED屏幕的供应商,仍是良品率问题,但苹果也在考虑将京东方纳入供应链,在翻新iPhone和屏幕修复中采用京东方的OLED屏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发布的iPhone 12系列中,新机所需的OLED屏幕,全部由三星显示器公司和LG显示两家公司供应,而传闻的京东方也在最后关头被迫出局。
按照苹果一哥之前的爆料,iPhone 13依然会是现在iPhone 12的产品组合,包含了四款机型。